凱基亞洲2024年環球市場展望 穩中求進

Dec 7, 2023
新聞公告

香港,2023年12月7日 - 凱基亞洲今天發佈2024年環球市場展望,內容涵蓋中國內地、香港、 台灣、美國、新加坡及印尼等地區。

目前美國軟著陸機會持續增加,加上市場預計聯邦利率已經見頂,並預期明年中旬開始減息,緊縮貸幣政策的結束,對於後市有何啟示? 內地赤字率提高,中國穩經濟政策持續出台、適逢明年為美國總統大選年,對於環球投資市場有何影響?

在此背景下,我們對2024年佈局提出以下「AAA」建議:
偏好美國大型股(Amtyerica large cap) 
分散配置亞洲各國(Asia including Japan) 
以投資級別債為主,平衡長短債(A-grade bonds)

環球宏觀及美國
因疫情後經濟復甦節奏的不同,全球經濟在地區和產業走勢上出現分化。美國軟著陸預期自今年5月開始發酵,目前的經濟數據正支持市場的看法;而隨著通脹逐漸受控,美聯儲政策從放緩加息到幾乎確認緊縮結束,其實是軟著陸觀點持續增強的關鍵。我們之所以認為之後到2024上半年經濟仍會下行,主要因為高利率時滯效應、超額儲蓄用盡且未來薪金增長有限及房市負財富效應的影響。參考近期經濟驚奇指數,美國第三季經濟增長已接近頂點,經濟下行難以避免,重點是下行的速度;但因本次下行並無資產負債表式衰退的跡象,因此幅度也不至於太大。貨幣政策上,預估2024年中會開始減息,並有機會減息4碼;較聯儲局點陣圖預估的2碼為多,主因美聯儲可能低估經濟下行至衰退的可能性。

今年美股1至7月上漲,但8至10月下跌,主要原因是對於緊縮的不確定性以及因孳息率拉高造成的估值壓力;10月底開始隨著緊縮確認結束,反彈也開始。2024美股盈利預計達12%,市場觀點偏正向,而樂觀情緒已在價格上有所反映;至於估值在聯儲局減息前仍有一些壓力,特別是增長股。2024年四季美股的走勢,應是目前的反彈持續到第一季,隨後因景氣下行加速以及總統大選年不確定性的干擾而下跌,直至7月態局勢較明朗化後開始回升。在第四季前防禦股和大型股是重點,但第二季隨無風險利率下滑,可將部分資金轉至增長股;直到第四季景氣觸底復甦後,循環股和小型股可增加配置。

至於債券投資,在年中減息前,國債中的長短債皆可配置;等到減息接近時,可增加長期國債在投資組合中的比例。而在公司債部分,投資級債的投資價值在明年多數時間仍較大;等到第四季景氣觸底回升之時,非投資級債信用利差會縮窄,屆時才是投資非投資級債的較好時機。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
表示︰ 「目前經濟下行的形態恰到好處,可讓美國聯儲局結束貨幣緊縮,但並沒有到引發衰退疑慮的程度。在聯儲局停止升息與軟著陸的預期下,先前不斷攀升的美債孶息率回落,帶來股市反彈。展望2024年,庫存回補、通脹放緩所帶來的雙位數企業盈利增長預計為支撐股市的主要力量,但上半年在利率仍高、經濟下行下股市在近期反彈後進一步上檔空間可能有限,下半年在進入降息循環後將會有較明顯行情。」

中國內地及香港
2023年回顧:令人失望的後疫情經濟
今年首季內地經濟增長達4.5%,優於預期並提升市場對全年經濟的信心,但可惜及後經濟顯著放緩,「三頭馬車」表現均令人失望。其後,隨著不同政策落地,第三季經濟增長為優於預期的4.9%,首三季則為5.2%。換句話說,第四季經濟只需約4.4%的增速,便可以達成全年約5%的經濟增長目標。不過要留意的是,縱使今年應可完成全年經濟增長任務,但明年經濟仍存挑戰,要防風險同時要增強經濟動力。

2024年前瞻:以政策防風險、增信心
繼萬億特別國債落地、赤字率提高後,中國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前稱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已於10月結束,後續將有其他政策落地,以落實會議要求。凱基亞洲展望,雖然受累疫情後的「疤痕效應」,居民的消費意願持續偏弱,但經過今年後,料明年內地零售銷售有望改善,樂觀情況下全年計按年升幅將為6%左右;只是針對固定資產投資,就算製造業及基礎設施投資雙雙向好,料房地產投資按年仍受壓,料整體固投按年增長只能加快至4.4%水平。綜合上述分析,我們估計,中央將會把 2024 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置為 4.5%至5%區間,而最終經濟增長率則為4.9%。

中美關係料再影響資本市場
雖然近月中美互動有所回暖,但我們認為美國對中國遏制的態勢其實沒有出現根本性的改變。由於美國總統大選將於明年11月舉行,隨著美國進入選舉期,不排除部分候選人會透過攻擊中國以撈取政治資本。對投資者而言,中美關係及地緣政局變化均需留意,兩者都有機會成為2024年港股市場的灰犀牛。

恒指目標價為19,260點
展望2024年,我們預期以上的不利因素有部份或見曙光,利好包括:(i) 加息周期完結、(ii) 美元回落令資金流入非美股市之外,人民幣回升也有助中央靈活運用貨幣政策、(iii)中央推高赤字率以推動經濟;但另一方面(iv) 內房銷售仍未見起色及(v) 美國進入選舉年,中國議題自然會成為政綱重點將利淡投資氣氛。這好淡爭持的格局將傳導至市場對來年恒指的估值上。在正常情景下,反映五年平均9.3倍預測市盈率,對應恒指目標價19,260點;同時若以上因素再出現轉勢,恒指最差情景或重見7.3倍市盈率,對應恒指目標價14,500點。

3大投資主題
1. 加息後期受惠股
2. 行業景氣度回升受益股
3. 經濟衰退風險仍在,穩中求勝為上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
表示︰「由於美國經濟或於明年放緩,而利息暫時仍然高企,估計會繼續為資本市場帶來波動。中國方面,預計中央將加推政策以穩定經濟表現,估值偏低的港股具投資機會。策略上,投資者應專注於盈利能見度高的股份,並於合理估值水平買進,趁回調吸納而不高追是部署上的重中之重。」

台灣
全球製造業自2023年第四季以來在庫存去化順利以及個人電腦(PC)、智慧型手機出現復甦跡象下,已啟動庫存回補周期,因為庫存回補周期通常會延續一年半至兩年,在經濟軟著陸的基本情境下,預期全球製造業的庫存回補周期將持續至2024年以後。

伴隨科技巨頭持續建置AI基礎設施以及各項AI應用的落地,加上各大手機與PC品牌廠亦計畫將AI功能導入終端裝置,2024年下半年起至2025年可望引爆新一輪換機潮。在周期性(製造業庫存回補)與結構性(生成式AI帶動AI應用迎來爆發性轉捩點的雙重因素利好下,台股預估將扭轉2023年的衰退窘境,於2024年與2025年連續兩年迎來兩成以上的高速盈利增長。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
表示︰「明年美國經濟將持續下行,但主要是反映服務業放緩,而庫存調整已超過一年半的製造業事實上將進入庫存回補週期,有利於股市結構以製造業為主的台灣市場。而AI的結構性成長趨勢將為另一道推升台股接下來兩年盈利增長均能達兩成以上的力量。AI除初期主要運用在雲端伺服器外,明年下半年在各大手機與PC品牌廠亦計畫將AI功能導入終端裝置下,可望引爆新一輪手機與PC換機潮,台股因在整體AI供應鏈的產業地位將明顯受惠。」

新加坡
新冠肺炎疫情後,新加坡2023年的經濟表現保持穩定,儘管增長放緩主要是由於2022年的高基數。行業表現存在分歧,服務業優於製造業;內需強勁,而外部需求,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需求疲軟。高通脹仍然是影響國內經濟的關鍵因素。儘管當局在2023年初推出了幾項降溫措施,但房價和租金都創下了歷史新高。作為亞洲財富中心,新加坡繼續吸引富人和資本流入,儘管當局在2023年提高了家族辦公室和工作證的門檻。

凱基亞洲新加坡投顧研究主管陳廣治
表示︰「展望2024年,隨著加息的結束及及消費性電子、半導體產業的復甦,整體經濟增長將會好轉。通貨膨脹預計將會緩和,然而,由於需求強勁,住房和租賃價格將保持在高位。預期將會有一些有利因素有利於銀行和房地產投資信託產業。」

印尼 
我們著眼於維持經濟增長的家庭消費、政府支出、出口和非建築投資。 政府目標2024年經濟年增率為4.7%-5.5%,而我們認為5%以上的數字是可以實現的。 為了維持這種成長,需要不斷鼓勵央行、政府和其他各機構制定政策的協同作用。

凱基亞洲印尼資深分析師Yuganur Wijanarko
表示 ︰「雖然中國、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的經濟有所改善,但不確定性仍然會影響印尼經濟。但我們認為隨著市場波動將可提供入市機會,並有望乘風破浪走出困境。另外在利率預測方面,鑒於目前全球通脹趨勢可能呈現下行趨勢,印尼利率將漸趨平穩,但存在一定機會溫和下調。」
下一則新聞
凱基亞洲「月供股票計劃」 登陸凱基亞洲流動交易平台及網上交易平台
Jul 18, 2023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