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每日投資策略
個股焦點:海爾智家(6690)
內地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DeepSeek效應持續發酵,一直被市場認為沒有AI概念的港股終於重新獲市場看待,重磅股如騰訊、阿里巴巴,以至一些軟件相關股等都曾出現較大升幅。不過,目前科指RSI已超過70,顯示超買,科技股長遠來看的確有望實現估值重評,但經過近日急升,短期或現板塊輪動。投資者可留意非科技股會否有機會補漲。經濟數據方面,1月份,內地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售價環比上漲0.1%,二線城市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1%,為2023年6月以來首次上漲。樓市疲弱近年一直影響民生,當跌勢受控,或有機會令民生相關及地產相關板塊例如家電重獲市場注視,加上兩會臨近,政策料涵蓋多個領域,資金或從科技股流向其它板塊。國家發改委及財政部於1月8日發布了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消息公佈後至今,家電類股未見明顯反彈,延續了自去年10月開始的疲態,主要是由於市場擔心家電需求已提前透支、美國加進口關稅、家電股股價於2024年明顯跑赢了大盤等,我們認為自10月回落後,家電股股價已變成落後於大市,而關稅方面,海爾智家在美銷售的產品相信有較大比例是在當地生產,另外,海爾智家的毛利率擴張以及派息政策清晰等正面因素其實至今沒變,2025年預期市盈率約10.5倍,相比2025年及2026年EPS約12.5%及10.2%的增長,估值合理,股價有上行空間, 有機會受惠於板塊輪動。目標價28港元。
S&P 500下跌,因Nvidia公佈業績前下滑
Nvidia股價下跌超過 3%,領導科技股整體下跌。這家芯片巨頭的季度財報將於星期三盤後發布,預計將成為衡量人工智慧需求的指標。另一邊廂,蘋果公司在宣布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在美國投資 5000 億美元以推動人工智慧、矽晶工程和先進製造後,成功避免了沽壓,並略為收高。經濟數據方面,美聯儲的首選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以及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第二次估算將於本周晚些時候發布,可能會為美聯儲未來的政策路線提供新的線索。
港股通周一淨流入137.37億元,其中,阿里巴巴(9988)流入最多,達44億港元;其次是小米集團(1810)。中海油(883)則錄得最多淨流出,為5.75億港元;其次是快手(1024)。
温傑為證監會持牌人從事受規管活動,隸屬凱基亞洲集團〈有關牌照詳情,請閱以下連結:https://apps.sfc.hk/publicregWeb/indi/AJF244/details〉。其及/或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上述建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
本網站所載資料由凱基證券亞洲有限公司(「凱基」)提供,僅供參考之用。有關資料乃根據或源自凱基相信為可靠的資料來源,惟對該些資料的準確性或可靠性凱基不作任何陳述或保證(明示或暗示)。而本網頁所提供的資料或有關人士發表的意見並不構成及不應被視為買賣任何證券或投資的要約或該要約的招徠或懇求。凱基及其高級人員、僱員、代理人及聯屬公司可能於本網頁中提及的證券或投資擁有利益,但對於你因使用或依賴本網頁所提供的資料而(直接或間接)遭受的損失或後果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