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動態
2025.07.18 19:01
《縱橫台股-朱晏民》市場最大的風險正是每個人都相信沒有風險
《縱橫台股》在金融市場中,最令人警惕的並不是風險本身,而是市場集體性地忽視風險的
那一刻。當所有投資者都沉浸在「只會上升」的情緒,正是最容易釀成回檔與修正的溫床。
2025年夏季以來,美股與台股升勢強勁,科技與半導體板塊帶頭,多項指數創下歷史新高。
本輪升勢雖有其結構性基礎,但也高度倚賴市場對四大利好因素的樂觀解讀:FOMO
(Fear of Missing Out)行情、特朗普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交易、「大而美法案」減稅行情,以及AI熱潮。
這些題材看似各自獨立,實則交織成一場「相信沒風險」的集體幻覺。而正如那句老話:當所有
人都認為沒風險時,真正的風險便正在逼近。
FOMO行情往往是最甜美也最短暫的。當市場普遍認為「股市只會升、不會跌」,短線資
金湧入、估值攀升,形成類似泡沫的上升模式。這樣的行情雖有賺快錢的機會,但也潛藏巨大的
反轉風險。一旦市場出現風吹草動,例如經濟數據不佳、利率預期轉向或地緣政治衝突升溫,這
類「情緒交易」將瞬間逆轉,市場反應比基本面交易更為劇烈。情緒推升時無人懷疑,情緒翻轉
時無人倖免。回顧2022年與2020年初,許多資產的重挫均由FOMO泡沫所引爆。
TACO行情的本質,是市場押注特朗普的行為模式--高聲喊話、實際退縮。這讓市場選
擇忽略政策威脅,而專注於最終「軟著陸」的結果。但這是一場對人性與政治算計的投資交易,
而非經濟邏輯。風險在於:若市場過度自信特朗普會再次退縮,並因缺乏金融市場反應與產業施
壓,使特朗普團隊「沒有壓力就沒有退縮理由」,反而真的落實高關稅,後果將極為嚴重,因為
真正的關稅衝擊將會造成企業成本上升、供應鏈中斷、最終消費價格與通脹壓力上揚,導致企業
盈利下跌與股價重挫。TACO行情一旦失靈,將造成資金撤出與估值重估,與當初炒作
TACO時的強勢反彈形成戲劇性反差。
日前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將企業稅率21%常態化,對於S&P 500企業來說,直接
等同於每股盈利(EPS)令企業盈利受惠根據華爾街估算,以2026年預估EPS約300
美元計算,常態化21%稅率將比原本預期每股多貢獻7%-10%獲利,這對市盈率與股價形
成支撐。但這種利多並非無代價。稅收基礎縮小的結果,是美國政府稅收減少,聯邦赤字恐加速
擴大。若經濟動能未如預期回升,稅收缺口將進一步擴大,美債供給壓力將重新浮現,造成孳息
率上行與估值壓力。市場目前選擇相信「盈餘提升」的單一邏輯,但卻忽略「財政惡化」這一長
尾風險。當債券市場開始質疑美國赤字路徑時,股市將首當其衝。
AI確實是本輪升勢最具基本面支撐的主題。Amazon、Meta、Google等雲
端巨頭加速建置AI基礎設施,伺服器與晶片需求持續強勁。供應鏈從台積電、輝達、博通到記
憶體廠商均受惠。然而,兩個潛在風險不可輕忽,其一為評價面已不便宜,輝達的市盈率已超過
40倍,它反映的並非當前獲利,而是對未來幾年高成長的信心。一旦未來營收成長趨緩或毛利
壓力浮現,估值調整將比過去更加劇烈。其次,AI供應鏈仍有逾一半的收入來自傳統終端,如
手機、PC與消費性電子。若特朗普真正落實關稅,導致終端需求下滑,將會拖累AI股的實際
業績。
現階段投資者更應謹慎控制風險,審慎觀察利好因素背後的風險。並建議投資者採取分批吸
納具有基本面支撐的AI供應鏈,以兼顧風險與成長。《凱基投顧董事長 朱晏民》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經濟通通訊社有限公司
網址:www.etnet.com.hk
電郵:cs@etnet.com.hk
資料來源:ETN